藏象学说的形成

藏象学说赖以形成的基础,大致有如下几方面。 (一)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古代解剖知识不仅为藏象学说的产生奠定了形态学基础,而且在已知形态学知识基 础上,古人还进一步认识到了内脏的某些机能。 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记载上古名医俞跗实施割腹疗疾术,说:“割皮解肌,决 脉结筋,搦髓脑,揲荒爪幕,湔浣肠胃,漱涤五

“象”,指外在的现象和比象。其涵义有二:一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,如 “肝病者,两胁下痛引少腹,令人善怒”(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)等;二指以五脏为中 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界事物或现象相比类所获得的比象,如心气通于夏,“南方 赤色,入通于心”(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)等。中医学正是通过观察外在的征

藏 象

藏象学说,是研究藏象的概念、脏腑形态结构与生理病理、脏腑之间以及脏腑与形体官窍、精气血津液神、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。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,对养生防病、疾病

关于气实质的研究

近年来,对气实质的研究范围很广,涉及哲学、分子生物学、物理学、免疫学等多 个学科,所获得数据和线索对揭示气的实质具有一定帮助。代表性的研究有: (l) 气与“场”说 有人认为气与近代物理学中量子场的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, 提出“作为万物本原的元气,就相当现代物理学中的统一场”,“元气是连续物质世界 的本原,它

关于气概念的研究

气定义强调气是一种物质,而不是一种能量。气的细微无形特点不易被肉眼直接观 察,它不同于精、血、津液具有很容易被察觉的形质,只能通过气化所引起的种种生理 病理现象来推测到。